卫生计算微服务

留言板

在线咨询

010-68466770 13911588183

xmvini@163.com

登录 / 注册

2011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指南(下)

发布时间:2013-02-10   点击量:1926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晶体、玻璃、水泥、耐火材料等。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又出现了许多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经过微观结构设计,精确的化学计量和先进制备技术而达到不含有害元素且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主要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功能、热功能和部分化学功能,为无机非金属结构用材料,组分包括氧化物和非氧化物,结构包括多晶、单晶、玻璃、复合材料、薄膜及涂层。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是指具有电导性、半导体性、光电性、压电性、铁电性、化学吸附性、吸气性、耐辐射性等许多功能的一类材料。这类材料品种多,具有技术含量高、产品更新换代快、附加值高的特点。
本年度不支持一般的耐火及保温材料、水泥、混凝土助剂、普通建筑玻璃、日用和工业用器皿管棒玻璃、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和建筑陶瓷,不支持仅具有填料功能的常规无机粉体加工,本年度不支持建材。
  本年度重点支持的技术创新项目如下:
1、高性能结构陶瓷
  鼓励开发具有较大市场容量、产业化技术较成熟和经济效益好的无机非金属结构陶瓷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具有比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优越性能。由于近年来的技术进步,结构陶瓷的性能提高,使其对传统金属材料的优势日益显示出来,国际上使用结构陶瓷部件已经形成很大的市场。本年度重点支持:
(1) 航空、汽车、火车等交通车辆用的陶瓷零部件;
(2) 轻工、纺织机械用高性能陶瓷结构件;
(3) 现代工业用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和特殊用途的高性能陶瓷结构件;
(4) 高透光新型透明陶瓷;
(5) 结构功能一体化高性能多孔陶瓷材料及制品。
2、高性能功能陶瓷
  功能陶瓷主要包括微电子、光电子和真空电子器件用功能陶瓷,机电一体化用传感器和微动作执行机构用敏感功能陶瓷,光通讯和传输用光功能陶瓷等。这些领域都是世界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热点,也是我国“十一五”的发展重点,用途非常广泛。近年来我国在这些方面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在产品种类、性能、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方面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基板、贴片专用高性能电子陶瓷材料及制品;
(2) 微电子和真空电子用新型高频高导热绝缘陶瓷材料及制品;
(3) 新型微波和毫米波器件和电容器用介电陶瓷和铁电陶瓷材料及制品;
(4) 传感器和执行器用各类敏感功能陶瓷材料及制品;
(5) 激光元件(激光调制、激光窗口等)用功能陶瓷材料;
(6) 新型光传输、光转换、光放大、光开关、光存储、光电耦合等用途的光功能陶瓷、薄膜及制品。
3、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具有各种独特的物理性能,能实现光、电、声、热、力等不同能量形式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是光电子、微电子、信息和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我国在人工晶体部分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在高品质人工晶体的工程化、产业化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本年度重点支持:
(1) 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晶体材料及制品;
(2) 高机电耦合系数、高稳定性铁电、压电晶体材料及制品;
(3) 深紫外光学晶体材料及制品;
(4) 特殊应用的光学晶体材料;
(5) 低成本高性能的类金刚石膜和金刚石膜制品;
(6) 衰减时间短、能量分辨率高、光产额高的新型闪烁晶体材料及制品。
  本年度不支持钽酸锂、蓝宝石和石英晶体,不支持常规的钽酸锂和铌酸锂晶体生长,以及六面顶金刚石和两面顶金刚石的合成。
4、功能玻璃
  功能玻璃是指采用精制、高纯或新型原料,并采用新工艺技术制成的具有特殊性能和功能的玻璃或无机非晶态材料,是高技术领域特别是光电技术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光传输或成像用玻璃;
(2) 光电、压电、激光、电磁、耐辐射、闪烁体等功能玻璃;
(3) 新型高强度玻璃;
(4) 生物体和固定酶生物化学功能玻璃;
(5) 新型玻璃滤光片。
5、 超细、纳米粉体制备、成型及加工
  近几年金属和无机非金属粉体朝高纯、超细方向发展,粉末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制备材料朝致密化、微晶化、组织均一、或结构功能一体化和梯度化方向发展,开发出许多先进技术和性能优异、品种繁多的产品。目前,我国在超细粉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成型及加工技术方面与国外尚有相当差距。本年度重点支持:
(1) 高质量的结构陶瓷与功能陶瓷用陶瓷原料;
(2) 低成本、节能和无污染制备高纯超细粉、纳米粉体和多功能复合粉体;
(3) 低排放、气电连熔高纯熔融石英材料;
(4) 组织均一、或结构功能一体化、或梯度化的先进粉体成型;
(5) 粉末材料的节能快速致密烧结及低温烧结;
(6) 能够有效利用当地资源的矿物粉体深加工(仅限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申报)。
(三) 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优异的加工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交通运输、机械仪表、建筑和能源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随着新型高分子合成、改性与加工等高技术的发展,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迅速崛起,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对于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必将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年度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
  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具有机械性能好、比强度高、耐热性好、耐腐蚀、耐磨损和易加工等特点,在各行业应用广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具有高强、耐高温、耐磨、高韧的高分子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
(2) 低成本化的特种工程塑料;
(3) 具有特殊功能、特殊用途的高附加值热塑性树脂。
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
  高分子功能材料由于其特有的功能性和专用性,在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功能化、生物医用器材、物质分离膜、能量转换和储能技术等工业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先进功能膜材料及支撑材料;
(2) 光电信息高分子材料;
(3) 液晶高分子材料;
(4)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
(5) 高分子相变材料;
(6) 具有特殊功能性、高附加值的高分子材料。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化和高性能化
  通用塑料的高性能化和工程塑料的低成本化,仍然是当前高分子材料领域研究、开发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扩大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应用范围的一个重要措施。鼓励开发产业化制备技术和工业化应用技术。本年度重点支持:
(1) 通过化学改性和/或物理改性(含纳米技术改性),性能显著提高或获得特殊性能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
(2) 高刚性、高韧性、高电性能、高耐热或导热性聚合物合金与改性材料;
(3) 新型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
(4) 具有特殊用途、高附加值的新型改性高分子材料。
  本年度不支持:普通塑料的一般改性专用料;普通电线、电缆专用料;流延、吹塑、拉伸法生产的通用薄膜;普通管材、管件及异型材(如普通塑钢窗);以聚乙烯、聚丙烯为基材的部分降解材料;普通的PS和PU泡沫塑料等。
4、新型橡胶材料
  新型橡胶作为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在国防工业、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为满足现代汽车工业高速、耐热、减震、密封、耐老化、耐介质、耐脉冲性的要求,优化橡胶工业产品结构,采用高性能材料,可以有效缓解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本年度重点支持:
(1) 特种合成橡胶;
(2) 新型橡胶功能材料及产品;
(3) 为高速安全交通配套的橡胶轮胎和制品。
(4)废旧橡胶的资源化利用。
  本年度不支持普通橡胶制品项目
5、新型纤维材料
  纤维是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纺织、信息、航空、汽车、环保、卫生、建筑等领域。我国纤维、纺织品及服装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产品性能档次低、附加值低,常规产品产能过剩,高档产品需进口,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仍以跟踪国外为主。新型纤维品种及其成纤高分子新品种的开发及产业化是纺织新产品创新的源头,因此必须加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技术和新品种开发力度,加快产业化进程,推进全行业产品的升级换代,重视环境友好和清洁生产,重点支持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同时支持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集成创新。本年度重点支持:
(1) 新型成纤聚合物开发,及应用新型成纤聚合物制备的具有特殊性能或功能的纤维;
(2) 高性能纤维及其原料、半成品;
(3) 环境友好及可生物降解型纤维;
(4) 在确保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申报差别化纤维开发及应用项目(仅限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申报)。
  本年度不支持服装面料、衬布、纱线、常规或性能仅略有改善的纤维(如:有色、异形、细旦、功能粉体添加、简单的化学改性、常规的共混等)及服装项目;不支持常规的非织造布、涂层布或层压纺织品、一般功能性纤维材料产品项目。
6、生态和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随着高分子材料的迅速发展,传统高分子材料在使用过程及废弃后对环境的危害逐渐显现,白色污染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发展生态和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材料新的方向之一。本年度重点支持:
(1) 以生物质来源的高分子材料及制品;
(2) 全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品。
  本年度不支持:淀粉填充的不完全降解塑料及其制品、单纯填充的材料、废旧高分子直接回用、单纯降解塑料制品常规制备项目。
7、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技术
  现代科技进步迫切需要成型加工具有优异性能和特定形态的高分子材料及制品,成型加工工艺及设备也正在向高效、节能、省料、优质方向发展。通过某些物理化学和机械手段将各种形态的聚合物成型为不同用途的制品;通过对高分子材料制品表面进行改性,可制备出具有导电、磁性、压电、屏蔽、耐蚀、耐磨等单功能或多功能应用产品。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具有微孔结构的复合注射成型;
(2) 高比强度、大型复杂热塑性制品成型;
(3) 模内优质修饰注塑成形;
(4) 先进的高分子材料制品的表面改性与应用;
(5) CAD及气辅CAE辅助等高分子加工新工艺;
(6) 具有显著节能减排效果的新工艺技术。
(四)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以及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当代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不仅强调材料自身理化性能和生物安全性、可靠性的改善,而且更强调赋予其生物结构和生物功能,以使其在体内调动并发挥机体自我修复和完善的能力,重建或康复受损的人体组织或器官。这类材料在与人体组织、体液或血液接触和相互作用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功能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制成具有维护生命功能、修复、替换或补偿人体器官功能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我国多数生物医用材料及制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生物医用材料发展重点应集中在临床应用广泛、用量大的材料及其产品,通过高科技手段对材料进行改性、修饰,增强其安全性、有效性,生产出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能够普惠广大消费群体的生物医用材料及产品。
  申报研发初期项目要求应有创新性并有文献查新证明;项目验收时,应研制出产品,并完成国家认可的检测中心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
  申报研发中期项目要求应有独立自主产权,应有实用新型专利或已申请发明专利;项目验收时,Ⅱ类医疗器械应获得产品注册证;并有一定销售额;Ⅲ类医疗器械应至少完成临床试验。
  本年度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介入治疗器具材料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器件等器械对人体局部病损进行微创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因其有效而创伤小已越来越广泛地在临床上应用。介入治疗器材的不断改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这类产品在我国目前仍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因此,要大力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介入治疗产品。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减少血栓形成的冠脉支架;
(2) 新型血管内支架;
(3) 具有特殊功能的非血管管腔支架;
(4) 介入导管,如 PTCA 导管 ( 导丝 ) 等;
(5) 介入封堵器;
(6) 介入血管栓塞剂;
(7) 介入心脏瓣膜。
  本年度不支持一般性能的支架和导管( 包括导丝 )。
2、心脑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
  应用理化改性、涂层或纳米技术研制的心脑血管外科用材料及产品具有比现有的产品更好的血液相容性,更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良好的耐久性,明显降低血栓形成发生率,植入后的寿命较传统的同类产品有明显提高,是现有产品的换代产品。申请的项目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能形成规模化生产。本年度重点支持:
(1) 新型材料制备的人工血管;
(2) 生物复合型人工血管;
(3) 新型人工心脏瓣膜或瓣膜成形环;
(4) 颅骨修复材料;
(5) 神经修复材料。
  本年度不支持性能一般的单叶、双叶金属人工心脏瓣膜及传统生化改性技术处理的生物瓣膜或其它产品。
3、骨科内植物
  骨科手术材料及使用器械有其独特的要求。近年来发展迅速,大量进口材料及器械靠坚实的研发基础和优良的质量占领了国内市场,但其价格昂贵,加之其设计源于西方人种的解剖特点,在中国人群使用还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无法让中小城市及农村患者接受。因此,这方面的产品开发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可降解固定材料;
(2) 新型骨修复材料;
(3) 脊柱修复材料;
(4) 新型人工关节。
  本年度不支持一般性人工关节和骨科内固定材料。
4、口腔材料
  口腔材料是用于牙齿缺损、缺失或牙列的修复和替代,以及口腔保健和正畸。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口腔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对高技术口腔材料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需要大力发展被国外产品垄断市场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临床应用量大面广的产品。本年度重点支持:
(1) 新型牙种植体;
(2) 高耐磨复合树脂充填材料;
(3) 非创伤性牙体修复材料 (ART) ;
(4) 金属烤瓷制品;
(5) 硅橡胶类印模材料。
  本年度不支持一般的复合树脂充填材料、种植体、银汞合金、藻酸盐印模材料。
5、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
  组织工程是指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维护、增进人体细胞和组织的生长,以恢复受损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实现受损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和再建,延长寿命和提高健康水平。组织工程产品开发将会形成很有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产业。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是根据材料用于不同人体组织,并根据具体替代组织具备的功能所设计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作为体内植入材料,特别是组织工程技术中的支架材料,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随着其产品产业化实施及其下游产品的开发,将推进人体组织器官缺损修复治疗的发展。本年度重点支持:
(1) 组织器官缺损修复用可降解材料;
(2) 组织工程技术产品,如组织工程骨、皮肤等;
(3) 组织诱导性支架材料。
6、新型敷料及止血材料
  敷料及止血材料是临床使用量大面广的生物医用材料产品,是我国出口医疗器械中的主要品种。为进一步提高这类品种的市场竞争力,应鼓励开发新的产品。本年度重点支持:
(1) 新型敷料及人工皮肤;
(2) 新型止血材料及粘合剂。
7、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
  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是支撑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我国手术器械生产相对落后,临床迫切需要具有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使用简便且安全有效、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并能形成规模生产的国产化专用外科手术器械及材料。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微创外科器械;
(2) 手术各科的专用或精细手术器械;
(3) 新型外科手术灌洗液;
(4) 手术用各种补片。
8、其它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在临床医学领域应用范围广泛。需要大力发展具有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成本价格适应国情、能形成规模化生产的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品。本年度重点支持:
(1) 高档次医用缝合线;
(2) 新型眼科用材料;
(3) 新型整形用材料;
(4) 新型手术后防粘连材料;
(5) 新型计划生育用器材。
(五)精细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是石油和化学工业中的新兴产业,是石化产业链上极具发展前途的一类化学品,可直接用于石化产业并服务于国民经济诸多行业。其品种种类繁多、附加值高、用途广泛、与产业发展关联度大,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精细化工作为调整石化工业结构的战略重点,其国家的精细化学品率,已成为衡量国家化工水平发达与否的标志之一。我国精细化学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有了较大进步,总量及品种都在快速增加,但总体技术水平不高,高端品种需进口,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明显。发展精细化学品应重点突破系列精细合成、精细加工和新催化技术等,通过强化科技创新,不断开发精细化学品的新工艺和新品种,增加高性能、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品种及产量,以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需求。重点支持培育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10大振兴行业所需的高性能、高附加值精细化学产品,以及符合节能减排、环保要求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特别要侧重支持能提升电子信息、石油石化、轻工、纺织产品升级,有助于生产工艺、产品品质提升所需的精细化学品。
本年度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电子化学品
  电子化学品是一类加工精细、技术含量高,主要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的关键化工新材料。按使用范围可分为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等用材料、印刷线路板生产与组装用材料、显示器件用材料三大类。本年度重点支持:
(1) 高分辨率光刻胶及配套材料;
(2) 印制电路板(PCB)加工用化学品;
(3) 超净高纯试剂及特种电子气体;
(4) 先进环氧封装材料;
(5) 彩色液晶显示器用化学品;
(6) 研磨抛光材料。
2、新型催化剂
  催化技术是现代石油和化学工业最重要的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是实现化工高效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发反应过程强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据统计,60%以上的化学品、90%的化学合成工艺均与催化有着密切关系。催化剂在石油加工、化肥工业、化学品合成和高分子材料制备以及环境保护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发新型催化剂对节能减排、提高化工过程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本年度重点支持:
(1) 重要精细化学品合成用催化剂;
(2) 新型石油加工用催化剂、助催化剂及劣质原油直接加工用催化剂;
(3) 合成橡胶用催化剂;
(4) 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等碳一化工产品新型催化剂;
(5) 新型有机产品及中间体合成用催化剂;
(6) 新型环保催化反应用催化剂;
(7) 新型离子液体催化剂;
(8) 新型催化剂载体材料;
(9) 其它各种催化剂的强化改进型替代品。
  以上催化剂需有明确的可实现工业化应用对象。
3、新型橡塑助剂
  橡胶助剂是橡胶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品种多、用量少、功能性强。针对我国部分橡胶助剂污染排放严重的状况,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或新型催化剂突破橡胶助剂的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橡胶助剂生产时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产品在应用时的二次污染,提高我国橡胶助剂产品档次已迫在眉睫。塑料助剂主要问题是低档产品能力过剩,产品质量与国外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且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品种少。随着国家卫生、安全、环保等法规的健全与完善,对塑料助剂性能要求将更新更高,塑料助剂生产和消费结构调整已成必然趋势。未来我国橡塑助剂将向功能化、高效能、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方面发展。本年度重点支持:
(1) 环保型的橡胶促进剂、防老剂等助剂及配套清洁工艺;
(2) 新型高效、无毒、多功能塑料助剂及清洁生产工艺;
(3) 高性能安全、环保阻燃剂及生产技术。
  本年度不支持生产工艺中有污染和环保不达标的橡塑助剂。
4、精细及功能化学品
  精细化工所涵盖领域和门类多,产品品种复杂,涉及行业广泛。由于其具有卓越功能性和突出的专用性,已成为石化工业最具活力的新领域之一。我国专用精细化学品起步和发展较晚,属基础较薄弱的新领域产品。应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品种、加大产业化力度,以满足相关行业的需求。当前应重点开发与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关联度较大、能有效提高其产品技术水平所需的精细化学品。本年度重点支持:
(1) 新型纺织染整助剂;
(2) 新型造纸专用化学品;
(3) 高性能、环境友好型皮革用化学品。
(4) 环境友好新型水处理剂及多功效水处理材料;
(5) 节能环保的新型炼油化工助剂和产品添加剂;
(6) 适用于保护性开采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新型油田化学品;
(7) 新型表面活性剂;
(8) 高性能、水性化、高耐候、高固体份、功能化等涂料及助剂;
(9) 高性能环保型胶粘剂、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粘合剂;
(10) 新型安全环保颜料、染料及其中间体。
本年度不支持生物降解性能差或毒性大的表面活性剂(如: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不支持通用溶剂型涂料,通用水性建筑涂料及普通防锈涂料,低档涂料及助剂;不支持普通打印墨水;不支持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皮化材料(如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和脱脂剂)等。
5、非石油路线制备大宗化学品
  我国石油资源匮乏,以天然气和煤层气、煤炭、生物质、工业废气、生物质等非石油路线制备大宗化学品,是有效补充我国石油资源不足、保障大宗化学品原料来源的重要途径,同时对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年度重点支持:
(1) 非石油路线制含氧化合物及烃类化合物新工艺技术及产品;
(2) 甲醇制烯烃关键技术及产品;
(3) 煤制乙二醇关键技术及产品;
(4) 甲醇芳构化关键技术及产品;
(5) 煤基醇醚燃料助剂关键技术及产品;
(6) 生物质资源化工新工艺技术及产品。
  四、光机电一体化
  机电产品和相应生产装备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开发出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一代机电产品和装备,可提高产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扩大使用范围,降低能耗,缩小体积,减轻重量,提高可靠性,使产品具备更好的性能价格比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支持发展这一技术领域的目的在于:提高和改变传统机电产品的性能、质量、品种结构和配套现状,开发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智能型产品和高度自动化的技术装备,促进传统机电产品的升级换代,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技术装备的需要。
  申请本年度光机电一体化领域项目的企业,请注意以下事项:
1. 机械结构或方法的创新项目,必须已经取得了相应核心技术的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权(发明专利公告即可);
2. 本领域中的软件类项目(基于PC的控制系统、医学专用软件产品、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产品等),除必须提供用户使用报告外,还必须提供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3. 系统集成技术应用项目,必须提供示范工程用户使用报告;
4. 成套设备或整机开发项目,必须提供原理样机检测报告或知名企业提供的用户使用报告(例如:医疗器械项目必须提供临床报告,电力设备项目必须提供电力行业管理机构认可的检测报告);
5. 配套零部件项目,应提供整机厂的合作配套意向书和配套试验报告;
6. 研发初期项目的申请条件可适当放宽到:已研制出原理样机并完成了实验室调试;医疗器械项目完成动物试验,应提供试验报告或测试报告;对于研发初期的引进国外人才的合作创新项目,能够提供核心技术成果的证明材料或专利证书即可;
7. GPS汽车导航系统请参阅信息技术领域。
  本年度重点支持光机电一体化领域中下列七个方面的技术和产品:1、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2、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3、先进制造技术;4、新型机械产品;5、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6、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7、汽车行业相关技术产品。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目前国际上把工厂自动化(FA)分为三层:最上层是企业级生产管理层(即:ERP层);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位于FA最底层,主要功能是完成自动化生产控制任务和设备的监控与管理;中间层为制造执行系统(MES),它是车间级的生产管理系统,也是将ERP层和底层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连接起来的信息系统。由于控制对象、特点、功能要求不同,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可分为:连续生产过程控制(如:石化行业)、断续(即:离散)生产过程控制(如:机械、汽车、家电等行业)、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生产过程控制(如:水泥、制药等行业)。目前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已从单变量控制发展到设备运行的动态监控、设备间的协调控制、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生产状态监控、产品质量在线监控等,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未来几年的自动化领域将更加重视如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等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影响到工业网络技术、控制器(PLC)技术、自动化仪表技术、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等自动化领域的各个方面。
  本年度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产品
  现场总线技术在我国自动化领域方兴未艾,它的应用推广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工业以太网是在IT行业成熟技术基础上,结合现场总线技术而形成的工业控制网络。与现有的现场总线技术相比,功能更强、技术指标更先进、与IT结合更紧密,是未来工业控制网络发展主要方向之一。本基金主要支持、鼓励国内企业自主开发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产品,以提高国内企业自动化产业产品技术水平,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产品应该符合国际、国内自动化行业普遍采用的主流技术标准,即:IEC61158所建议的标准。本年度重点支持:
(1) 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控制器开发:包括配套的系统配置软件、诊断工具软件。要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支持采用OEM嵌入式模块的二次开发项目;
(2) 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低成本、专用、具有特殊品质的远程I/O开发:如高防护等级、本征安全、可接受RTD、mV、高压、大电流信号的现场总线I/O模块等;
(3) 对传统现场仪表、执行器、驱动设备进行的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升级;要求符合IEC、GB/T技术标准,通过测试认证;
(4) 各种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协议转换网关、网桥,及嵌入式通信接口产品开发。产品要求高性能价格比、高速、低成本、使用简单方便;
(5) 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网络设备开发: 低成本、高质量、有较大市场容量的光纤模块、现场总线分支器、中继器、接插件等产品;
(6) 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的网络诊断、报文分析、开发工具类设备开发:包括配套的板卡、转接设备、软件工具等;
(7) 具有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的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产品开发。
申请条件是:产品已投入试用,必须提供相应的性能检测报告和用户试用报告。
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产品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产品及技术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但国内外市场经久不衰。近年来PLC吸收了嵌入式系统、单片机、模数混合等新技术成果,与计算机、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有了进一步的融合,出现了很多新的产品概念。特别是近年来,许多国内企业逐步具备自主开发PLC产品技术能力,开始高性能PLC产品的研发,加入国内PLC市场竞争行列。这将有助于打破多年来国内PLC市场由国外产品独霸的局面,有利于我国自动化技术发展、有利于国内用户、有利于自动化产业。本年度支持国内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自主开发符合IEC61131标准、具有新技术特点的PLC产品,支持价格有优势、可靠性有保证、市场上有针对性的PLC产品开发,不支持OEM方式集成的PLC产品项目。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具有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功能的网络型PLC;
(2) PLC壳体结构有创新,或具有高防护等级、用于特殊、恶劣环境的PLC;
(3) 面向特定行业应用的PLC:如纺织机械、塑料机械、印刷机械等;
(4) 面向专业化控制要求的PLC:如运动控制、定位控制、防爆、功能安全型等。
申请条件是:产品已投入示范应用,必须提供相应的性能检测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
3、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采用具有地址、数据多路复用的高性能32位和64位总线技术,能满足面向图形的操作系统的应用要求,能解决处理器和显示设备瓶颈问题,具有“即插即用”功能,可构成高可用系统和容错系统。
本年度支持此种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
申请条件是:已研制出样机并投入示范应用,必须提供性能检测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
4、基于PC的控制系统
基于PC的控制系统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它具有成本低、开放性好、与IT技术兼容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PAC(可编程序自动化控制器)的技术概念和产品。本年度支持以“工业PC机+软逻辑(SoftPLC)”为控制器、或以PAC为控制器、以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为网络、连接远程I/O及其它现场设备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基于工业PC的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通信板卡(含开放驱动及OPC接口);
(2) PAC(可编程序自动化控制器)软硬件开发;
(3) 软逻辑(SoftPLC)控制软件(基于IEC61131标准)开发;
(4) 组态及监控软件(与管理层有数据接口)开发。
申请条件是:产品已投入示范应用,必须提供相应的性能检测报告和用户试用报告。软件产品还须提供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5、专用控制装置
  专用控制装置指企业自主开发,采用单片机或嵌入式控制器软硬件的平台,面向行业专用设备批量配套,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高速、严格的时间性、高精度、高防护等级、特殊信号处理等)。这些专用控制和检测装置应该具有先进的技术指标和高可靠性。
本年度重点支持应用于工业的专用控制装置和可应用于消费类整机产品的专用控制器。
申请条件是;已研制出样机并投入应用,必须提供性能检测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必须提供配套意向(或订货合同)。所附材料必须证明该装置具有上述特点。
6、面向行业的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
  这类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设备(如:现场总线,高速工业以太网,以太光纤环网,基于PLC控制,分层分布结构,自控、仪表和视频多网合一等),自主开发具有专业技术特点、符合行业工艺要求的优化控制算法及应用软件,能对生产过程实现优化控制和生产信息集成管理,可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取得较好的经济现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年度重点支持面向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供水及污水处理行业的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申请条件是:系统已投入示范应用,必须提供性能检测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
7、新型控制技术和产品的前端研究
  为了适应复杂生产过程和复杂生产设备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的需求,鼓励企业开展工业过程控制技术、专用配套控制产品的前端研究开发工作,本年度重点支持:
(1) 采用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型元器件的智能化控制装置样机和系统原型的开发;
(2) 采用传统原理的工业过程控制专用配套产品的研究开发,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微量程、大量程、高难度等特点,与国家特殊重装备研制配套的专用前端技术和产品的开发;
(3) 采用传统原理,但具备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替代进口、具有良好出口前景或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前端技术和专用配套控制产品的开发。
申请条件是:基础理论已经在学术界得到认可,已经研制出原理样机并完成了实验室调试,必须提供调试报告和性能测试报告。
(二) 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仪器仪表在工业领域和许多科技领域中,是信息获取、传输及处理的重要手段,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重要工具。当前仪器仪表技术向着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微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本年度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新型自动化仪表
  开发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主要以汽车、钢铁、船舶、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物流等重点产业振兴以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大工程为依托,致力于新一代测控系统,特别是具有节能效果的综合自动化的仪器仪表开发和产业化;扩大仪器仪表的应用,提高仪器仪表制造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与重大工程相配套的过程控制系统的测控系统和仪器仪表,主要适用于实时在线分析、新型现场控制系统、e 网控制系统、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的开放式控制系统,能满足重大工程对于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的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性、大量程、耐腐蚀、全密封和防爆等特殊要求。
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智能化变送仪表;
(2) 采用新原理并有较大经济效益的专用仪器仪表。
  申请条件是:与重大工程相配套,研制出样机并已示范应用,应提供整机厂的合作配套意向书和配套试验报告,必须提供省部级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所提供的报告能证明产品具有上述特点。
本年度不再支持传统原理的流量计、温度计、物位计、压力计或变送器项目。
2、面向行业配套的传感器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它是信息采集的工具,是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关键部件。提高其可靠性和先进性,对重点产业振兴以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年度重点支持:
(1) 面向汽车、钢铁、船舶、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物流等重点产业振兴所需的重大工程配套专用传感器;
(2) 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低功耗、智能化的传感器。
申请条件是:与重大工程相配套,研制出样机并已示范应用,应提供整机厂的合作配套意向书和配套试验报告,必须提供省部级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所提供的报告能证明产品具有上述特点。
3、新型传感器
  新型传感器的发展对于促进信息和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采用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研制的新型传感器将有助于解决信息和仪器仪表行业目前关键部件主要依赖进口的问题。本年度重点支持:
(1) 采用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高性能光电传感器(包括:红外、紫外)、光纤传感器、磁传感器、声传感器、力学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2) 新型阵列传感器 (如:接触力阵列传感器)、多维传感器 (如:多维位置传感器、多维力传感器等)、复合型 (非简单组合) 传感器;
(3) 仿生的视、听、触、力、嗅觉传感器。
  申请条件是:已研制出原理样机,已取得了相应的专利权(发明专利公告即可),必须提供省部级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
  本年度不再支持采用传统原理或工艺且产品性能没有显著提高的传感器 (如:热电偶、热电阻、电位器、电容、电感、差动变压器、电涡流、应变、压电、磁电等原理的传感器)。
4、微系统产品
  微系统产品以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和材料为基础制造,可以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等于一体,它具有重量轻、功耗低、尺寸小、价格低和耐用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开发出许多种微机械、微传感器和微执行器,其中:微压力传感器、微加速度计、微麦克风、打印机的微喷嘴和数字镜面显示器件已批量生产,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预计微系统技术产品将有巨大的市场容量,我们应积极开展该技术领域的开发工作。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基于微、纳米技术的新型传感器;
(2) 微型信息传输、处理系统;
(3) 微型光学成像集成系统和声、震传感器集成系统;
(4) 微型惯性导航系统;
(5) 微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申请条件是:已研制出原理样机,已取得了相应的专利权(发明专利公告即可),必须提供省部级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
5、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是国民经济各领域所必备的测试设备。新型精密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的开发应用,可提高各工业领域的安全监控、产品质量控制和科学管理水平,并可替代进口。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具有国际竞争力且量大面广的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离子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非制冷红外焦平面热像仪、具有国际水平的微型专用色谱仪、离子迁移率谱仪;
(2) 将生物芯片技术、新型化学传感器技术、多组分(多参数)集成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微分析仪器的研制和开发;
(3) 特定领域的专用仪器,如:海洋仪器;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安全监测和预警等核心专用仪器,各种灾害监测仪器。
  申请条件是:已取得了相应的专利权(发明专利公告即可),已研制出原理样机,必须提供省部级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
本年度不支持传统的气相色谱仪。
6、生物技术分析仪器与设备
  生物技术分析仪器与设备是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分析装置与系统。可用于食品安全分析、生物制品生产及生物技术研究等。本年度重点支持:
(1) 食品安全分析及检测仪器,如:农产品品质和食品营养成分检测、农药及残留量检测、土壤速测等农业和食品专用仪器;
(2) 生物制品生产装置与设备,如生物制品产业化所需的发酵罐、生物反应器等;
(3) 生命科学用分离分析仪器,如磁珠分选系统、超滤系统、层析系统等。
申请条件:已取得了相应专利权(发明专利公告即可),已研制出原理样机,必须提供性能检测报告。
7、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
  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为使我国由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一个“制造强国”,必须实现从传统制造向精确制造的转变。精确制造中的测量控制技术是实现制造过程高附加值和产品高品质的保障。本年度重点支持:
(1) 网络化、协同化、开放型的测控系统;
(2) 重大工程中的特大型及关键零部件成形及加工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
(3) 精密成形制造及超精密加工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
(4) 制造过程中的无损检测仪器仪表;
(5) 激光加工中的测控仪器仪表;
(6) 微米、纳米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
申请条件是:研制出样机并已投入示范应用,必须提供省部级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
  (三)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技术在与信息技术、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相关领域交叉、渗透、融合的基础上得到质的飞跃而形成的技术群,它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技术为一体,能实现制造过程的优化。它是加速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技术支撑,也是改造我国传统产业,调整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增强其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
因此,加强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不仅可形成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技术基础,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环节。创新基金支持以微电子和软件技术为特征的先进制造技术项目,用以构成自动化、柔性化、精密化和智能化的装置、设备、单元和系统,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敏捷的目标。
本年度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先进制造系统
  先进制造系统是指综合多种先进技术、工艺、单元设备,构成满足特定行业需要的、自动化、柔性化、精密化的制造系统,它能实现产品的优质、高效、低耗、环保、全局优化生产。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生产装备的数字化、社会服务和咨询的网络化,将能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具有先进技术和工艺的单元设备、制造系统、生产线等,如复合加工、组合加工、绿色制造等相关装备和系统;
(2) 包括CAD/CAPP/CAM/PDM在内的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系统;
(3)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应用软件、平台及工具,生产计划与实时优化调度系统/ERP管理软件系统;
(4) 网络制造系统等;
(5) 快速成型技术与设备。
申请条件是:产品已经投入示范应用,必须提供性能检测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
2、数控加工技术及装备
  数控加工技术是一项能够大幅度提高机械加工件精度和生产效率的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数控加工技术、装备和相关加工工艺,是机械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它将促进机械制造业产品结构、生产方式和管理体制的深刻变化,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对提升制造业水平的重大作用。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可靠的数控系统和驱动器的开发;
(2) 高性能加工编程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
(3) 中高档数控成套设备的开发;
(4) 关键配套零部件(如:刀库、机械手、转塔刀架、高速主轴单元、高速滚动元件、高速切削工具等)的开发。
申请条件是:产品已投入示范应用,必须提供相应的性能检测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
3、机器人开发及应用
  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制造业的新型智能工作母机,它作为新一代生产工具,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增加生产线“柔性”,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机器人产业是国家的新兴战略产业。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工业机器人的开发;
(2) 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服务机器人的开发;
(3) 水切割机器人、激光切割机器人的开发;
(4) AGV以及制造工厂的仓储物流设备的开发;
(5) 其他机器人周边设备的开发。
申请条件是:产品已投入示范应用,必须提供相应的性能检测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
4、激光加工技术及产品
  激光加工属于非接触、无惯性的加工方式,正在迅速向切割 

上一篇:海淀区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下一篇:航天慧海2016QT版研发成果VppSTK卫星仿真开发平台v4.5发布军委装发军民融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