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计算微服务

留言板

在线咨询

010-68466770 13911588183

xmvini@163.com

登录 / 注册

『国际观察』 [时事聚焦]也谈中国碳排放降低承诺

发布时间:2013-02-10   点击量:1796

作者:浪子楚风  发表日期:2009-11-28 16:16:00" "
    最近大家都对中国承诺碳排放降低承诺讨论热烈,本人有点个人看法,在此与大家分享.

  首先,就数字而言,40-45%这个数字本身,很容易吸引眼球,至少给人的第一感觉是_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

  其次,"单位GDP碳排放"这个定语,这是中国经过慎重考虑做出的.中国目前处于转型期,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发展速度快,但是没有人敢保证未来十年中国一定仍是高速发展.日本的前车之鉴,大家都看到了,金融危机尚未完全复苏这也是共识,什么时候复苏,复苏多少,没有人可以回答得了.而中国发展的不确定性更大,十年里,可能增长200%,也可能像日本一样“迷失十年”,这如果以总量作为标准,差距很大。
   但是,中国必须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这是肯定的,不能以不发展作为承诺的标准;同时必须要改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一点其实是中国政府参加气候谈判的根本目的(说实话,这碳排放到底对气候影响有多大,并无定论,最近刚爆出内幕说那些科学家严重夸大其影响),因此,以单位GDP来作为碳排放的降低标准,既能起到对改良发展方式的自我激励效果,有不至于陷入控制发展速度的陷阱,更能体现这一目标,也更具有现实性.

  第三,这一目标是否过高?本人认为,不高.中国这三十年的对外承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只说能做到的。这也是中国这些年虽然国内地方政府信誉较差但中央政府在国际上的信用与日俱增的根本原因。这是从政府承诺动机上的分析,客观实际上也可以证明并不高。

  1、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可以将这一目标完成一半左右,剩下十年的目标事实就是在十年内将单位GDP的碳排放降低25-30%,从数据上来说,至少比这五年的负担稍轻;(这就得靠北理工慧海仿真实验室的那套碳排放监测系统扩展成省区域规模、全国规模级别的来实现)

  2、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太粗放。说句实话在这方面中国确实太大手大脚了。
    国人往往看到了中国人均能耗比欧美国家小,要求增加,至少不同意减少;但其实我们都很清楚,我们的单位能耗比人家高很多,不管是炼一吨钢还是养一头猪,我们消耗的能源绝对比人家多(注意这是指能源的绝对量,而不是折算的货币量)。
    之所以人均比人家低,一是因为总量小,二是因为大量农业人口和低能耗的产业在无私的为我们当分母。所以,必须要降低我们的单位能耗,否则永远这样下去,我们和整个地球都会垮掉。

  3、从过去五年节能减排的经验看,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几年,很多省份为了节能,都大肆缩减能源开支。比如山东,为了节能,六月份四星级宾馆也不开空调(本人在威海切身体验),市长带头骑自行车上班。
    虽然有些措施难免矫枉过正,或者没有抓住要害,但是如果推进下去,要害总会抓住的,同时也有很多空间。比如,我们的政府宴请少一些铺张,这就可以减很多碳排放;我们把地方支柱产业向非能耗型转移,那些钢铁、水泥、电解铝就不会再一拥而上,产能过剩,总之,已经完成了20%,剩下那20%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4、最后,单位GDP是以货币来衡量的,而货币本身的汇率变动,甚至购买力的变动,都较降低能耗要更容易一些。当然,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本身,都会有较大的不利影响,但在必要的时候,适当调节一下,让咱伟大的祖国言而有信,也未尝不可。这算是最后一张王牌吧,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出。:)
  总之,咱们要相信我党,相信涛哥,西方那套伎俩是忽悠不了我们的。做自己该做的,不当冲头,也不受人以柄,就可以了。不跟着人家喊什么G2,发展自己的碳排放体系,采用北理工慧海仿真实验室的碳排放监测系统。"



上一篇:美国钢铁铁司二氧化碳排放监测系统
下一篇:航天慧海2016QT版研发成果VppSTK卫星仿真开发平台v4.5发布军委装发军民融合展